融入郑州、对接空港,是新密市近年来的新口号;正值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际,特别是郑州新的规划发展将紧紧围绕一主一城(一主指郑州主城区,目前官方已经公布的是绕城高速、郑民高速、东五环万三公路、黄河为围合区域;一城指郑州航空城目前规划范围是北至洪泽湖大道、东至青州达到、南至南海大道、西至京港澳高速),新密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北临西部新城、东北与主城区接壤、东与南部新城及航空城遥望呼应,新密在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郑州大都市区建设中,目前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随着郑州铁路枢纽总布局2018-2035的出台,根据郑州北编组站的南移,对新密来说,是优势也是弊端,弊端就是对城市空间进行了割裂,特别是与主城区的链接(郑州北编组片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也会由此带来新的业态,比如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因此在片区整体规划上,无论是产业布局、市政规划还是交通网络,都要吸取原来的教训,要高起点、超前进行布局规划。
据了解,新密作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组团,将按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的功能定位来融入大郑州。
交通路网方面:目前新密境内4个高速收费站纳入了郑州高速免费体系。新密在拉近与郑州空间距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市民的心理距离。虽然郑尧高速新郑西不在新密境内,但免费通行后,对新密东南片区的发展和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
接下来,还将推动一系列交通路网项目的落地,加强新密与郑州的基础设施对接,方便两地往来,深度融入郑州、对接航空港区。比如,下一步郑少高速改扩建将提上日程。正在规划、建设省道541、国道234(荥密路)这两条南北向大通道,以及东西向的新国道310和从机场迎宾大道西延至新密溱水路的省道317。加上港登洛城际旅游专线、轨道交通7号线二期的规划实施,将实现新密与郑州主城中心区、航空港城交通路网的全面对接。
生态项目方面:新密新布局的一些重大生态、产业项目,不仅仅是为新密市民服务的。比如,郑州第二植物园选址在新密靠近郑州的区域,将来会成为郑州市民休闲的最佳首选地。溱水河湿地公园、生态廊道、森林抚育、环郑州林带的建设,是跟郑州生态一体化发展的大谋划。作为一个山水文化历史名城,这是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标杆,抢占生态文明建设制高点的重要机遇,也是推进新密生态旅游和康养度假的重要契机。
湿地公园计划投资35亿元,全长18.5公里,日前溱水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招标已经完成;另外在溱水河畔有一个诗意文化小镇正在建造,此项目总用约15000亩,总投资约500亿元;还有一个国际旅游度假小镇占地约16000亩,计划总投资560亿;当然还有一个占地更大的项目,是黄帝康养度假特色小镇,总占地约6万亩。
相信随着交通路网的完善和生态休闲产业及公园绿地项目的全部落地后,加上现有全域44%的森林覆盖率,新密将成为郑州南部的“生态大花园”。
延伸阅读:
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
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担纲编制,2017年6月,河南省住建厅在新密市青屏宾馆组织召开了《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评审会,来自东南大学、住房城乡建设部地铁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以及北京、西安、深圳等地的专家教授和工程师,还有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文物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处、河南省国土厅规划处、郑州市规划局、新密市委等领导参加了会议,规划方案顺利通过评审。
(一)总则
1.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0 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 年。
2.规划范围
本规划分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
市域范围:包括新密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01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西至子节河,东至规划东环路,南至郑登快速通道,北至郑登洛城际铁路。中心城区规划区的范围为110平方公里。
(二)规划内容
1.市域总体规划
(1)城乡发展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产业发展新格局。
(2)空间结构
规划新密市域形成“一城一区四镇”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一城:即中心城区。
一区:即新密新区。
四镇:规划以白寨、刘寨、超化、大隗等四个中心镇为主,与中心城区和新密新区一起带动市域城乡均衡协调发展。
(3)规模结构
新密市域常住人口为1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8%。
规划在全域空间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制定城镇职能、村庄发展指引,以实现全域空间统筹。
新密市城乡体系、规模与职能规划一览表
(4)市域综合交通
市域公路交通网络中,将建设“九纵七横”的市域主干公路网络。“九纵”包括S227(大学路南延)、S88(郑尧高速公路)、S541(候苟线)、S228(卫辉线)、郑许高速公路(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至许昌永登高速公路连接线)、S232和密州大道、G234(荥密路)、上新高速公路、S233;“七横”包括G310、S85(郑少高速公路)、S317、S321和S316、郑登快速通道、商登高速公路、G343。
(5)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新密市旅游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廊两翼,一心四区”。
“一廊”:即以历史文化旅游和都市魅力文化休闲旅游为主体的连接中心城区、新密新区、黄帝宫景区和尖山风景区的东西向廊道。
“两翼”:即南翼和北翼两片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区域。“南翼”主要是河南新密省级森林公园范围;“北翼”主要是神仙洞省级森林公园和白寨生态林范围。
“一心”:即以古城县衙景区为核心的密县古城旅游区。
“四区”:即东部黄帝文化旅游区、南部岐黄—宗教文化旅游区、西部伏羲文化—山水风光旅游区、北部生态农业旅游区。
2.中心城区规划
(1)城市性质与规模
新密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南组团城区,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文化旅游丘陵城市。
2030年,新密市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48万人以内。2030年,城区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5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04平方米。
(2)空间布局
新密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轴两廊四片”。
“一轴”:即东西大街城市发展轴,是城市东西向发展的主要依托和公共服务轴,也是体现城市建设风貌的主要轴线。
“两廊”: 即以雪花山、青屏山、战鼓山、云蒙山等连接新密北部山区的带状山系形成的山体绿化廊道,以及城区中部依托现状新密铁路(规划拆除)两侧绿地形成的绿化廊道。两大绿化廊道是连接中心城区各片区的生态纽带。
“四片”:即由马鞍河及未来大道、惠沟及密州大道,以及山体绿化廊道分隔的城西、城中、城东、城北四大发展片区。四片区中,又以生态冲沟、主干路等分为十六个组团,分别为城西片区的科教组团、西北产业组团、西南综合组团,城中片区的雪花综合组团、青屏综合组团、嵩山综合组团、西南产业组团、古城旅游组团、古城服务组团,城东片区的战鼓山综合组团、云蒙综合组团、城南生活组团、东南生活组团,城北片区的袁庄综合组团、城北商贸组团、路北综合组团。
(3)公共设施布局
一轴:东西大街公共服务设施轴
规划东西大街为轴,串联新密市市级的马鞍河行政服务中心、青屏商业服务中心,以及城东、城西片区的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
两核:两个市级公共服务中心
市级公共服务中心为马鞍河公共服务中心和青屏公共服务中心,前者以行政文化服务功能为主,后者以商业金融服务为主,是全市的公共服务中心,同时为城中片区提供配套公共服务。
四区:四个公共服务功能区
规划设置四个公共服务功能区,分别为古城旅游功能区、城西文教功能区、西南专业市场区和城北综合市场区。各功能区将特定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产生集聚效应,实现区域性公共服务的功能。
多点:五个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多个组团公共服务中心
五个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城西公共服务中心、城东公共服务中心、东站公共服务中心、富民公共服务中心和城北公共服务中心,分别服务城西、城东、城北三个片区。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主要服务各片区,提供办公、医疗、教育、商业购物、金融、市场、餐饮等服务设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各组团及居住区提供组团及居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置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4)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路网形成外围半环+内部“七横四纵”的主干路系统,结合地形,横、纵向主干路连接成方格网状。
“半环”:北侧郑少高速公路、南侧郑登快速路、西侧荥密公路形成的中心城区外围过境交通半环通道,联接市域交通系统。
“七横”:大北环、富民路、溱水路、东西大街、嵩山大道、新华路、洧水路等七条东西向主干路;
“四纵”:未来大道、开阳路、密州大道、东环路等四条南北向主干路。
中心城区路网向东以三条一级公路:S317、S321、南连接通道与新密新区相连,并通过新密新区进一步连接郑州中心城区、南部新城以及航空港地区。
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为“一环两廊四带”。
1、一环:在新密中心城区外围,由高等级公路、城际铁路两侧高标准防护林围合,结合控制的生态绿化区域,形成城市绿化外环,构成约束城市扩张的绿化边界。
2、两廊:在中心城区北部是由雪花山、青屏山、战鼓山、云蒙山等一系列山体构成的、连接新密北部山区的天然绿化廊道,在南部是依托老铁路改造两侧形成的连续公共绿化带。
3、四带:沿中心城区四条南北向大型冲沟水系建设生态绿化带。从西向东依次为荥密路东侧冲沟水系、马鞍河沟、惠沟、楚沟。除上述四带外,周峒沟、梁沟等较短的冲沟也配建生态绿化廊道。
新密新区(新密市曲梁镇)总体规划目前已经招标结束,也在正常推进中。
看云海、奇石、美景、花田......新密大美实景集!
环球电视网-看环球 知天下 版权所有 企业邮箱:abc@hqtv.com
免责声明:环球电视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著作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413527086@qq.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