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流新闻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质量与责任——讲述身边的口碑故事
时间:2021-06-15 11:35:07 来源: 环球电视网
分享到: 更多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决定企业的兴衰。而产品质量的优劣,则取决于广大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做一行,要爱一行”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作时不仅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杜绝粗心大意,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一丝不苟,只有这样,工作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020年,地板行业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但逆境之中也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不仅要将环保作为产品的底线,将质量作为产品的生命线,将创新作为产品的新价值,积极推进产业资源可持续,同时更应该积极拥抱通路变化,加速产品与服务双升级,品牌渠道双赋能,构建“优质地板命运共同体”,助推木地板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日前,近1000位全国知名设计师纷纷组团前往地板工厂,探寻产品背后的秘密、探讨如何共创美好人居,一时间成为行业热点和设计圈的盛事。

一边是关注潮流和时尚的年轻人群体,他们习惯碎片化浏览、在线沟通后快速决策;一边是以中产为主业主群体的家装代表,他们首重品质和服务,关注品牌价值和使用价值,信赖线下体验。那么,天格地板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让这两类画像迥异的人群都同样抱以信赖?答案可能有很多,或许通过以下22个真实的口碑故事,我们就能一探究竟。

故事1:“义务宣传员”11 年间的两次选择

2004年江苏扬州朱先生家装修,2014年,朱先生再次装修新居。夫妻两人对其他装修材料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唯独在购买地板时没有丝毫分歧,一致选择。期间,在朱先生的推荐下,他爱人的妹妹施女士家也同样推荐。在新居入住后不久,因使用不慎,朱先生家的书房遭遇水浸,经过售后人员及时的处理,地板毫无损伤。经过此事后,朱先生不由感慨:我们没有选错!

故事2:1095天、210公里的追寻

2016年新年第一天,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是一份跨越12年时间。2004年,朱女士选择了地暖实木地板。2013年朱女士弟弟妹妹家装修时,她继续推荐。但3年里他们跑遍当地各大装饰城,来回行程超过200公里,却始终没有找到,这成为了她不能释怀的遗憾。

2015年末,朱女士家的别墅开始装修,她始终认为这么好的产品没有理由不在武汉继续经营下去,抱着一丝希望她来到武昌居然之家。朱女士在门口一眼就认出了12年前接待自己的张总,这才发现自己苦苦寻找了3年之久的“它”因为品牌和终端升级等原因,早已搬迁并更名,故事又有了新的开始。

故事3:建材大佬为它弃进口

2017年春节前夕,本已放假的工厂仓库紧急调出一批产品,连夜发往武汉一位特别的客户家中。这位客户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其身份的特殊性。他是国内一家数一数二大型家居连锁卖场的董事长,在家居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是真正的专家型消费者。在新家居住两年后,当其得知地暖实木地板是地暖环境标配时,立即决定舍弃高价的进口品牌地板,而改用地暖实木地板,一刻也不想耽误。于是,出现了上述的一幕。

故事4:迟到2个月的安装,却换来锦旗感谢

2018年8月江苏徐州曹女士家正在装修,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曹女士就像一位“严师”一样严格要求。特别是地板,最终曹女士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和考察选择了它,之后才发现原来他们的小区很多人都是老用户。在和邻居们的聊天中,曹女士了解到很多人家里的地板都是“唐师傅”安装的,效果非常好。曹女士决定,自家的地板也一定要唐师傅安装。然而此时经过总部“科班”培训的大忙人唐师傅,工期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之后,虽然工期很紧张,曹女士却在足足等了两个月之后,终于等到唐师傅的到来。最终呈现的效果,曹女士特别满意,还赠予锦旗感谢。

故事5:不离不弃的长情陪伴

2009年,江西宜春的黄先生开始装修自己的新家,身为工程行业的专业人士,他深知家装主材品质对使用体验的影响。黄先生的妻子对于新家的要求则很“简单”:环保、舒适、美观、省心。这份简单却在地板这一环节遇到了难题,最终经过多番比较,黄先生一家选购了110㎡的地暖实木地板。装修完成后,深受夫妻二人的喜爱,极力向身边人推荐。2016年,黄先生家重新装修,这一次家装升级,所有主材全部更换淘汰,就连价值数万元的木门都包括在内。唯一例外的,是7年前安装、至今仍完好如新。黄先生说,质量过硬,根本舍不得换。他们相信,完全还能陪他们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故事6:一个客户,两次选择,三面锦旗

2019年,济南的骆女士家中装修新居,在装修材料的选择上,家人各持己见,唯独在地板的选购上大家却一致确定。其实,这不是骆女士第一次选择,8年前第一套房子装修时,当时看中的是产品过人的口碑,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里的地板依旧完好如新。所以此次装修,她毫不犹豫继续选择。而且在这次安装完成后,骆女士特意为当地工作人员送来了三面锦旗,她表示从来没见过一家品牌能够将服务做到如此用心,这样的品牌一定是值得信赖的。

故事7:从消费者到代理商

2009年,辽宁省辽阳市李春丽女士家里装修,因为有地暖,在选择地板的时候犯了难:从业经历告诉她地暖上不能用复合地板,但当地市场没有专业的地暖专用实木地板。无奈之下李春丽开始在网上寻找,当她找到的时候,立刻认定这就是她想要的产品。因为没有专卖店只能向厂方购买,虽然有所担心,但这也是当时唯一的选择了。安装之后,在整个采暖季中,李春丽家的没有任何变形的问题,眼见为实的同时,并考虑让同样追求健康的人都能用上地热地板。就这样,李春丽成为了的代理商,她也是辽阳地区首位地暖实木地板的专业提供商。

故事8:水面上的高端“行走”体验

2013年湖北襄阳的贾先生家装修,反复比较后他对锁扣地暖实木地板非常感兴趣,与此同时另一品牌也在极力争取。由于对行业不了解,贾先生基于价格因素最终选择了那一品牌。在使用了两年后,这批地板却出现了开裂变形各种问题,贾先生这时十分后悔没有选择。2016年,他名下一艘价值200多万的游轮需要内部装修,地面材料想用高档质感的实木地板,但是游轮长期行使在汉江上,使用环境湿度非常高,对于地板的稳定性要求也很高。这次,贾先生毫不犹豫地相信它能适应游轮的高湿环境。贾先生表示,曾经错过,才知道品质才是自己想要的。

故事9:泡水救援后的恢复如初

2017年2月23日晚上7点,工作人员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原来香湖丹堤黄女士家在入住前夕,意外发现二楼主卧卫生间台盆阀门处水源泄露,房间地板遭遇大面积浸泡。接到求助电话之后,工作人员连夜赶到黄女士家,并立即启动紧急处理方案,对地板进行擦拭、拆卸、码放。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晾置,待地板的含水率等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后再次安装,效果没有任何影响。

故事10:工程师一个采暖季的实验数据

2014年扬州的朱先生购入107㎡地板,作为化学工程师的他开始了在地暖环境下最漫长、最惊喜的采暖性测试。通过一整个采暖季的时间,朱先生4次采集反馈数据,整理出了一张教科书级的采暖方式对比表。数据表明,超强的保温性、极低的耗能,如果不是反复确认了数据的真实性,地板的优异表现几乎让朱先生无法相信。严谨的科学态度、惊艳的表格数据,朱先生的朋友圈引起了强势围观,为进行了一波实力圈粉!

故事11:打“飞的”装地板,8小时急速服务

2020年11月,云南腾冲的于老师准备为新房采购实木地板,但由于当地湿度高,普通实木地板极易出现问题。偶然的机会,于老师了解到,做了大量实地考察和功课之后,他在腾冲刚刚试营业的专卖店下单了170余方地暖实木地板。由于尚未建立起完备的安装服务团队,总部为确保于老师家的装修顺利进行,紧急委派总部服务站拥有20多年经验的安装工程师袁师傅,将其专车送往杭州萧山机场,乘飞机赶赴腾冲,8小时急速到达安装现场,获得于老师极高评价。

故事12:PK掉进口品牌,开启四年“筑梦”之旅

2015年,《梦想改造家》迎来了一间上海百年老弄堂的改造,夹缝房变身水晶宫。然而,两年之后,当这个“梦想之家”还在被人津津乐道时,节目组却收到了委托人周先生的反馈:改造时铺的某进口品牌强化地板已经出现严重的受潮、拔缝、脱落的问题。接到信息后,这个“梦想之家”的美中不足,让追求完美的节目组如鲠在喉,他们决定尽快更换掉原先的地板,但接力梦想的地板产品必须要比原来使用的进口品牌更高端、品质更好。辗转多时后,节目组最终找到了它,并在2017-2020的连续4年间,都将它作为节目指定选用的地板品牌。由此,开始了“筑梦”之旅。

故事13:3000公里兑现一个承诺

2020年5月,来自延边敦化市的刘先生在网上了解到,但当地没有专卖店,在通过购买小样直观体验到了地板的高端品质后,趁着618之际,刘先生毅然下单了90余方番龙眼产品。基于刘先生对的信赖,和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初心,位于辽宁海城市的服务站开始准备安装工作。从第一次的地面检测、到尺寸测量、方案确定再到二次驱车安装,辽宁服务站站长张义明来回驱车近3000公里;期间因为物流原因,三位安装工程师在延边一待就是足足7天,最终完成了让刘先生满意的铺装效果。

故事14:高标准服务换来高达70%的转介绍率

韩国成,十余年如一日的高标准匠心付出,获得了用户的真诚回报:据统计,转介绍率高达罕见的70%以上,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用户在购买、体验了地板的品质和服务后,都会自发地将其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杨先生就是其中一员。在深刻感受后,杨先生先后向周围数十位亲友推荐,他说“我自己用过,确实是好产品,才会推荐给别人”。

故事15:高品质服务,“以旧换新”如此轻松

2020年11月,浙江金华的应女士家中迎来了总部派出的服务站工作人员,他们即将为应女士家提供价值50000元以上的四免到家服务(免费产品、免费拆卸、免费安装、免费提供配件辅料)“锦鲤大奖”一份。应女士为何如此幸运?其实总部为了满足更多精装房、二手房改造用户的需求,特别推出“以旧换新”活动,应女士就是参与了此次活动,并且获得了“四免服务”的超级福利。此次服务站的安装工程师们,并没有因免费而对服务质量有所打折,而是相反以更高标准,将此次“以旧换新”现场拆卸及安装极力做到完美。整个过程中,安装工程师们的专业获得了应女士极高的评价。正是因为有着强大的安装服务团队保障,“以旧换新”也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

故事16:二次装修,11年“老地板”再进“新家”

2009年上海卓先生在装修新家时,想要一款既能耐地暖,又环保健康的产品。在了解到之后,毅然订购了98㎡。虽然装修时不幸遭遇了一次大规模泡水,但拆卸下来晾干之后重新铺装,也丝毫不影响正常使用。一晃11年过去了,2020年卓先生家决定将房子进行翻新,他发现地板在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之后依然完好如初,于是他决定,翻新之后的新家里,继续使用这批陪伴了他们11年之久的地板,而地板也成为了这次旧房焕新中唯一得以保留的物品。

故事17:把实木地板铺到健身房

2020年河南吴先生家买了别墅,家里有着60㎡左右的私人健身房。在挑选健身房的地面材料时,吴先生犯了难:这款地材既要和家里的装修风格匹配,又要有强大的耐磨防滑性能;既要经得住健身器材的冲击考验,又要足够环保。在跑了十几趟建材市场后,吴先生终于在当地找到了这款“十项全能”产品。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吴先生表示对这款地板非常满意,庆幸当初的选择。

故事18:来自于信任的免费“样板间”

长春的罗先生夫妇在2009年装修时,考虑到家中3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地板的选择上就倾向于实木产品。最终经过反复比较,以及在过硬口碑的影响下,赢得了罗先生夫妇的青睐,最终购买了130余方。多年过去,罗先生家的地板至今完好如新,所以一直大力跟亲友推荐。他们希望更多家里有孩子的消费者能够用上这样健康的产品,所以罗先生的家现在已经成为了在他们所在小区的“样板间”。每逢有人希望一睹实际使用情况,罗先生的家从来不拒绝他人登门参观。

故事19:意外,带来的意外惊喜

2015年夏天,长春用户包女士家未入住新居,因为鱼缸换水忘关水龙头,次日发现时水已从包女士家5楼淹至1楼,刚刚铺设完毕的130多平方米地暖实木地板全部泡水超过一整夜。在紧急服务下,这批地板经处理后再次铺设完毕,近期回访中客户反映,地板一切正常,与全新的没有任何差别。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女士楼下业主铺设的强化地板却多处起拱,有些甚至直接报废。在这件事之后,包女士在其朋友圈盛赞。

故事20:来自实木地板“禁区”的品质信赖

十多年前,身处西北地区的银川可以称得上是实木地板的“禁区”:少雨干燥、昼夜温差巨大,让普通实木地板难以生存,更别提用在地暖系统上了。然而王矩虎的努力却让这一切得以彻底改变。张女士是银川妇幼保健院的护士长,她深知室内空气质量对老人儿童的健康影响巨大,所以在装修时,一直排斥含胶水和甲醛的复合地板。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女士听人说到它,本来就青睐纯实木产品的她,了解了产品在银川已经成功应用达十年之久后,对这个品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的半年,张女士多次到考察,看产品、谈技术,期间也对比了后进的其他品牌,最终让张女士放下了疑虑。在地板全部完成安装之后,由于安装期间热情周到的服务,张女士还特地赠予锦旗表示感谢。

故事21:来自消费者的一封封“感谢信”

12年来,在北京杨总的优质服务下,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北京家庭。国家林业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国务院办公厅、国防大学……众多政府机关领导以及高等学府的学者型消费者,陆续成为忠实用户。这些通常被认为“难搞”的高端客户,一次次感动于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他们的口口宣传,在首善之地的口碑首屈一指。最为真诚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用一封封用《感谢信》、《表扬信》来郑重说出自己的感动。

故事22:经历两次泡水,却没有更换一片地板

2015年西安的王先生家里铺了实木地板,2017年由于厨房热水器上水管阀门爆裂,引发了一次“水漫金山”,由于王先生身处外地,因此地板被泡水整整十天无人知晓。2018年,他家热水器水箱冻裂,地板再一次遭遇“泡水洗礼”。经历这样的“意外”,王先生却被朋友圈称为“最幸运的人”。因为在两次泡水中,都立即启动紧急售后处理,将地板拆卸、晾干、重铺,最终重新铺上后地板依然如新,没有任何问题。为此,王先生感叹:“当初的选择没有错,果然质量过硬!”

专家观点:

中央召开相关会议指出我们要以内循环为主,保持内循环与外循环相互促进,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要面临新的挑战与新的格局。尤其是疫情,使得地板企业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但挑战每一年都存在,作为企业,最主要的仍然是把质量和服务做好。

目前,行业正在洗牌,会加剧优胜劣汰,行业也会得到进一步优化。这几年地板行业发展的势头非常好,市场的份额并没有减少,每年都有小幅增长。市场份额向大企业、品牌企业、个性化企业集中,使得行业发展更加科学。(王强)

责任编辑: admin
新闻推荐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