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济困、慈善为怀,帮助弱势群体,是人类美好情感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作为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单位、肩负特殊使命的大型企业,在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勇挑重任、主动担责、积极有为,于2018年至2020年先后捐资上千万在贫困的四川山区扶贫助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贡献了自身的一份力量。2018年6月,在时任董事长高燕女士的倡导下,国贸中心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针对中西部贫困山区学前儿童合作开展为期三年的“一村一幼”教育扶贫项目——“聚焦雷波·精准扶贫”。雷波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农村学前教育的的师资水平、环境创设及营养餐的供餐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缺口。在国贸中心的支持下,通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雷波县人民政府的共同努力,从2018年至今,“一村一幼”教育扶贫项目为雷波县“一村一幼”教学点提供资金支持,分三年共计投入440万,用来促进该地区3-6岁农村儿童在营养摄入,大幅度提升该区域儿童的受教育质量;2019年四川宜宾长宁县“6.17”地震发生后,国贸中心果断决定捐资800万元援建地震中被毁损的长宁石垭小学,新学校由此更名为中国国贸学校,这也是中国广袤土地上,唯一一所以“国贸”命名的农村基础教育学校。
近年来,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践行落实中心党委提出的“走出国贸中心、履行社会责任、秉持优良传统、为群众多办实事”的要求,在抓好自身建设发展的同时,着力构建有担当、有责任,干事业、铸成就的企业文化。6月23日~6月25日,国贸中心党委书记、国贸中心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吴相仁带队,深入四川宜宾长宁县国贸小学和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帕哈乡、马湖乡调研,走村入户进校园,考察在脱贫攻坚援建长宁地震学校和援助雷波的“一村一幼”项目实施成果,以实际行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山区学校缺什么就送什么,用真心换来真情
6月23日一大早,川南山区天气阴冷,天气预报显示当地有大雨。但是,无论多么恶劣的天气,都阻挡不了他们干实事、做好事的坚定步伐。由吴相仁书记带队的调研组穿越山涧竹林,从宜宾出发驱车40多公里来到四川长宁县硐底镇石垭村中国国贸学校,受到了全校300余名师生和长宁县党委政府、长宁县教育和体育局、长宁县硐底镇党委政府及学生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让他们意外而又感动的是,石垭村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师雨亭小朋友,给我们送来了她的感谢信。师雨亭在信中写道“领导,你们多次捐助我们,不仅让我们有了美丽的校园,这次又捐助那么多学习和体育用品,真是太感谢您们了!谢谢您!”话虽不多,语言简单,但是这张薄薄的纸片,却承载了数百名山区孩子的心声和向往,也饱含对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好事实事的肯定和嘉许,这是深情厚谊、真心实意的特殊见证。
在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和媒体记者们的共同见证下,当日上午举行了朴素而庄重的“体育用品捐赠仪式”,这次为学校捐赠了3个乒乓球台,一套单双杠,一套幼儿园滑滑梯及羽毛球拍、乒乓球拍、足球、篮球、排球、跳绳、沙包等体育器材;国贸物管党总支全体党员捐赠了300套文具用品套装,从幼儿园幼童到六年级学生,人手一套文具礼包。吴相仁,泽郎初,张学元,金玉英,廖顺雨,魏凯,何雪飞等出席当日活动。
“在近期工作中,我们得知学校体育设施短缺,运动项目受限,因此我们给大家送来了一批体育设施和学习用品,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吴相仁书记在致辞中说,中心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小学的发展和学生们的成长,并有更多扶智、扶志的计划和安排,今年暑假期间会启动首个“国贸夏令营”,让山区的孩子们走出去、看未来!
廖顺雨严格把控施工质量,震后重建的小学按7度设防标准设计施工建造,可抵抗8级地震,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抗震等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们的教学安全系数。不仅在长宁县受灾学校建设中无偿捐赠资金,也深度介入学校设计、选址、勘查、验收之中,用中心的建筑标准体系要求,确保高标准建设好学校。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廖顺雨总监介绍,由于学校选址地为喀斯特地貌,地基下有溶洞、裂隙等不稳定地质构造。因此施工时,特别对地下溶洞和裂隙进行了填充加固处理,确保学校校舍安全万无一失。
长宁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张学元感慨地说:“新建成的中国国贸小学是整个长宁县基础设施最好的乡村小学校。在农村学校生源不断向城镇学校转移的大背景下,小学生源逆势增长,从地震前的250余名增加到了289名。”
在学校外围观的家长说,新建的小学比以前的石垭小学好得太多了,以前的学校在山坡上,坡大道窄路难行,连消防车都上不去。“现在学校修得好,孩子们在这读书,我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坚信只要认真做好事办实事,人民群众就永远记在心里
在学校考察活动结束后,马不停蹄,来不及稍作休整,又马不停蹄地马上赶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雷波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的横断山脉东段小凉山,金沙江北岸,是凉山州的东大门。雷波县最低海拔高度380米,最高海拔4076米,相对高差近3700米,地型地貌由高山峡谷、大江大湖、森林草原和瀑布溶洞组成,山区自然条件艰苦。从北京到宜宾,2000多公里蓝天翔云尚不觉得多辛苦;但从小学到雷波县的200多公里却是对人耐力的挑战,即使驾驶技术高超的当地司机,也要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驾驶长达五个小时。
6月24日,吴相仁书记带领的调研组沿着崎岖、狭窄的山道,前往援建的“一村一幼”幼教点进行考察。车队在金沙江附近的悬崖上盘旋,左手是高耸入云的大山,右手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由于道路狭窄陡峭,多处无法会车,但是所有的艰难险阻,都抵不过他们牵挂山区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殷切之心。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雷波县帕哈乡乌角村幼教点,该幼教点位于一座大山的斜坡上,有一百多个幼儿在这里生活和学习。过去,由于师资力量的原因,幼教点只接收中班和大班幼儿,导致当地低龄适教的幼儿不能及时接受适龄教。得益于“一村一幼”项目资助,乌角村幼教点开设了“国贸班”,专门接收小班幼儿。资助资金聘请了两名专职幼儿教师,为幼儿们配备了教玩具、儿童睡床等。6月24日一早,幼儿家长们得知调研组要来,纷纷送来自家产的水果表示感谢,令人十分感动。
在乌角村幼教点,吴相仁书记带领大家和幼儿们互动,一起歌唱祖国,给歌唱《童心向党》后的幼儿们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随后,调研组一行穿过大凉山腹地的深沟峡谷、危崖峭壁,驱车来到位于金沙江上方悬崖之上的簸箕苗圃希望小学。三年前,援助了该幼教点“一村一幼厨房改善”项目。受益于该项目,该校的幼儿及小学部的师生都吃上了温热可口的饭菜。
在簸箕苗圃希望小学幼儿班,孩子们用稚嫩但热情的歌声欢迎来自北京的叔叔阿姨。叔叔阿姨们向孩子们赠送了他们从北京带来的糖果,并和孩子们一起互动、做游戏。
吴相仁书记一行仔细查看了学校的厨房设施,关心询问了孩子们的用餐情况。吴书记勉励孩子们努力读书,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他们将来考上北京的大学,到首都北京来读书。
参加当日调研活动的还有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党总支书记、副秘书长陈国堂,雷波县政府相关领导,金玉英,廖顺雨,何雪飞等相关同事。
国贸中心是“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吃水不忘挖井人,心中始终装着党和人民。
过去三年来,资助的“一村一幼”项目共建设了30个标准厨房,向60个幼教点捐赠教玩具、睡床等设备,新增了2个国贸班,增招了4名幼教辅导员员,累计有3600多名学前儿童、超过2500个农村家庭受益。
在这场开创人类历史先河的脱贫攻坚战中援助彝族山区学校、援建地震受损学校,用知重而负重、用明知山有险偏向大山行的实际行动攻坚克难,用真心做好事、真诚办实事来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我国的农村建设战略向乡村振兴转移,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早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新挑战。将一如既往地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继续支持、扶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对山区教育“扶智、扶志”两手抓,坚持把做好事、办实事的国贸作风传承下去。在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做出新贡献!
环球电视网-看环球 知天下 版权所有 企业邮箱:abc@hqtv.com
免责声明:环球电视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著作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413527086@qq.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